新闻搜索: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资讯中心 > 会展报道 > 正文
 
“会展经济”渐形成 广西会展业借势做大做强
2005-2-23       中国聚合网
         中国-东盟博览会不仅提升了广西的知名度,更带动了广西的会展业等相关产业,促进了广西在经济发展上向新兴产业的战略转移。在2005年1月的自治区十届人大三次会议上,陆兵主席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围绕把我区建设成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区域性商贸中心和物流中心,加快发展会展业和现代物流业。”这其中,受中国-东盟博览会直接影响的会展业如何借势加速引人注目:政府如何重视?企业如何承载这分重视?目前,会展业在发达国家和国内一些发达省市已经逐步形成“会展经济”。

  
  据统计:1851年至2000年,全世界共举办58次世界规模的博览会,其中美国举办次数最多。德国发展“会展业”,质量一流,规模庞大,20世纪90年代,德国跻身世界“会展”,并获得国际著名会展三分之二的举办权,2000年德国汉诺威投入102亿马克主办世博会,而收益更是可想而知。正如“申奥”一样,有举办权,就有城市变化,就有经济增长,举办国际会展的频率和规模是衡量一个城市国际地位的标尺之一。

  国际展览局秘书长洛塞泰斯说:把世博会比作“经济奥运会”并不过分。有例为证:里斯本世博会使城市的交通、电话和卫生环境等基础设施建设焕然一新;温哥华世博会的再利用也非常成功。我国“会展业”虽起步较晚,但效果明显,北京、上海、广州、厦门等城市的会展业都发展很快。

  会展业是一个开放性的行业,它对其他行业的带动是显而易见的。仅以旅游业为例,旅游市场经济最重要的是要有客源,会展业能打开这个市场。作为服务贸易经济的重要方面的旅游业,它能为会展业提供食、住、行、游、购、娱诸多的配套服务,特别是能充分利用本地的旅游资源,展示都市风貌,提高城市的知名度,促进本地的经济活跃与增长。据上海会展业统计表明:会展业对酒店、交通、餐饮、旅游、商贸等相关产业具有1比10的带动效应。另外,根据统计,每增1000平方米展览面积,就可创造近100个就业机会。

  相对而言,广西会展业虽然刚刚起步,但已经有了很好的基础,2004年成功举办的首届中国-东盟博览会对广西会展业的发展无疑是个极大的促进。但是广西会展业的发展仍有许多需要跟进和扶持的地方:在政府方面,目前广西的会展业还没有一个统一的协会,各部门多头管理,审批时间长、程序复杂,导致资源浪费、时间滞后,不适应高速发展的当前社会。我们会展业的发展首先应由政府出面,建立统一权威性的展览管理机构,制订全区性的展览管理法律条例和政策,规划、投资和管理展览基础设施。

  同时,我们看到,在广西会展业作为新兴行业仍需要政府的扶持和帮助,例如,目前对会展的电费收取上仍是按商业用电价格收取,而在一些发达省份,会展用电已经按工业用电收取,这使得会展企业在区外承揽会展业务时无法取得成本优势,遏制了企业的发展空间,政府有必要在这些方面为企业发展提供便利空间。

  同时,对于会展企业来说,应该抓住各方面对会展业的关注,加大会展专业人才的培养。会展业最能创造效益的是智力(包括信息、组织能力、综合协调能力等)而不是资金(建设场馆),而目前中国缺少的就是这样的具有会展经营管理知识、具备营销技能的专业人员。会展从业人员大多数是半路出家,而非招展、广告、策划、布展等方面的专业人士。在人员培训上,广西应该先行一步,有针对性地做出相关培训计划,并在全区进行推广。

  会展要创品牌。中国-东盟博览会为广西创造了一个良好的品牌效应,对于广西会展业来说,这就像围棋中已经“做活”一样,剩下的就是如何壮大了,这同样是广西政府和企业界共同的责任。

来源:新桂网
(责任编辑:李菲)
查看评论】【大 中 小】【打印【关闭】
注:本网转载内容均注明出处,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
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发表 对“ “会展经济”渐形成 广西会展业借势做大做强 ”的评论. 标 * 号的为必填项目
姓名: * 电子信箱:
请您注意:
·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
和国的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
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本网任何评论,管理人员都有权保
留或删除其中的任意内容
· 您在本网发表的任何评论,本网
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
·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
接受上述条款
评论内容: *
  推荐专场
通用塑料 工程塑料
塑料助剂 塑料机械
塑料制品 天然橡胶
合成橡胶 橡胶助剂
热塑性弹性体 炭黑
骨架材料 橡胶机械
橡胶制品 天然纤维
人造纤维 合成纤维
特种纤维 纤维助剂
纤维成型加工设备 仪表
复合材料制品 原材料类
涂料类 油墨类
胶粘剂类 设备类
建筑材料 医用材料
信息材料 分离材料
特殊用途材料
行业专用测试仪器
通用化学化工测试分析仪器
化学试剂 化工设备
无机化工原料 有机化工原料
合作网站: 中国塑料技术网            中国流变网            中国化学仪器网             化学化工论坛